扁鹊心书
阅读主题
正文字体
字体大小
图片名称

卷九十八 神方·跋

本章节1562字2025-04-15 10:26:20

  《扁鹊心书》三卷及《神方》一卷,宋绍兴中开州巡检窦材所集录,已尝锓板行世,而岁久湮没,人间少有见者。古月老人得之,诧为奇书秘册,宝藏不啻在琅函玉笈中。老人精医理,于古今方论,剖析疑似,指斥讹谬,皆合轩岐正义。遇危急之疾,他人缩手告难,老人治之往往奏效。年五十外又得此书,嗣后治人痼疾,益多奇验。没后,其子道周继其业,尝手其书示余,曰∶思欲重刊,以传于世。而家贫乏力,迟之十余年,竟不克刊,道周亦没,历今又十余年。见其孙纪云语及是书,因出其祖手录副本见示,上有参论百余条,拾遗补阙,可谓窦氏功臣。第字句不无讹错,边方亦有蠹蚀。问前者所见原本,则归横塘一藏书家。余深以不得再见为歉,又恐此本久亦湮没不存。爰加较勘,即以参论诸条附注其下,以付剖劂。一以恩故人昔日见示斯编之意;一以使奇方要诀,流传世上,后人用之得以起沉 而保天年,为益甚无穷也。回思数十年前与古月老人父子相晤语,宛然畴昔事,岁月如驰,两人墓木已拱,不获亲见是书重刊,为可叹也。老人名珏字念庵,因姓胡氏,故自号古月老人。

  乾隆乙酉二月丁丑朔紫阳山民王琦书

  窦氏材生于宋之中叶,而书中有河间丹溪遗讹后世之语,又钟乳粉方下,訾丹溪“多服发渴淋”之说为谬,又言制法见时珍《本草》,何缘举元明人之书而及之,其为后人增益无疑,兼知是编非窦氏原本矣。仲景《伤寒论》,古今奉为不刊之典,窦氏顾有指摘其未当者数条,盖由胶执其词,未尝融贯以参领其活泼之用,致意见有差池耳。再后人自当分别观之,能鉴其是,更能正其非,判然不惑,斯为善读古书者。

  人禀阴阳二气。以成此身,身之内皆二气所充周也。互以相生,因以相济,而无过与不及之相陵,是以内外和平而无疾病。有疾病者反是。治之者,扶阳保阴,各视其攸宜,损之,益之,以期于至当而无偏焉。是书重在扶阳,或者疑其不免偏见,然余尝观天地间日月盈亏,寒暄递运,雨 时若,草木盛衰,而信阳常有余,阴常不足,乃造化自然之枢机。若夫阳常有余,而芸生不厌其有余;阴常不足,而芸生不苦其不足。以此悟扶阳之理视保阴为尤要者,亦本造化当然之轨。则窦氏之书以灼艾为第一,饵丹药为第二,用附子为第三,传此三法以为保命真诀,洵千古不磨之法。何庸排訾其非哉。其议论张王以下六子也,非务为好辩以矫异也。序中已明言,学六子之书,以调治小疾百发而百中。特以数十种大病,垂危之证,非其书中所载诸方可能救疗,而别有救疗之方而言也。惟是药与人有宜不宜之殊,方与证有对不对之异,于古书能善读者,又贵能善用。苟仅能见其外之形似,而未能察其内之神机。惘惘然,执纸上陈言而尝试之,一有不当,人且乘其间而议是书扶阳之法为误而不可遵循矣。嗟,嗟!扶阳正理,何误之有,因用者之不当,而并咎昔人立言之误,吾恐斯人之学亦误于保阴之说,夭枉天下苍生更多而曾不自觉也,可胜叹哉!

  二月十三日己丑琢崖又书

  雕板未竣,或有阻余者曰∶陶节庵录成《家秘》的本,戒其子勿以示人,恐浅陋者妄肆诋 。子珍是编,什袭而藏之,择其人示焉可矣,胡事镌梨刻枣,以昭示于世,不虑浅学之徒是非锋起,或加涂抹,而为是书疮 与?余曰∶人心各异,所见不同,于是书而非之,或涂抹之,如吾子所言固有矣。然岂无重之珍之,更欲重刊之,如古月老人父子者乎!昔华佗能剖割积聚,湔洗肠胃,其方书焚毁不传,后人以为恨,然使其书尚存,恐谓其诞妄不经者必多,孰敢有信而用者。今窦氏之书宁独异于华氏之书耶?余幸其得存于今也。亟重刊之,化一帙为千百帙,冀其长留天地间,而不至澌灭无传。后人得之,或有信而用者,此之起死扶衰,通闭解结,而反之于平。则是书实博施济众之良书,其为有功于苍赤岂少哉!彼执偏滞之见,平居则啧有烦言,于扶阳之理,肆为排击;临险证则袖手 徨,莫之能救。其学之优劣可一览而知,其言之是非,曾何足为重轻乎!

  二月二十六日壬寅琢崖又书

图片名称

相关作品

  • 黄帝内经

    作品简介:《黄帝内经》分《灵枢》、《素问》两部分,是中国最早的医学典籍,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其余三者为《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黄帝内经》是一本综合性的医书,在黄老道家理论上建立了中医学上的“阴阳五行学说”、“脉象学说”、“藏象学说”...

  • 本草纲目

    作品简介:《本草纲目》,药学著作,五十二卷,明·李时珍撰,刊于1590年。全书共190多万字,载有药物1892种,收集医方11096个,绘制精美插图1160幅,分为16部、60类。是作者在继承和总结以前本草学成就的基础上,结合作者长期学习、采访所积累的大量药学...

  • 千金方

    作品简介:《千金要方》又称《备急千金要方》、《千金方》,是中国古代中医学经典著作之一,作者孙思邈,共30卷,是综合性临床医著,被誉为中国最早的临床百科全书。唐朝孙思邈所著,约成书于永徽三年(652年)。该书集唐代以前诊治经验之大成,对后世医家影响极大。《千金要...

  • 伤寒论

    作品简介:《伤寒论》为东汉张仲景所著中医经典著作,是一部阐述外感热病治疗规律的专著,全书12卷。现今遗存10卷22篇。张仲景原著《伤寒杂病论》在流传的过程中,经后人整理编纂将其中外感热病内容结集为《伤寒论》,另一部分主要论述内科杂病,名为《金匮要略方论》。《伤...

  • 神农本草经

    作品简介:《神农本草经》又称《本草经》或《本经》,托名“神农”所作,实成书于汉代,是中医四大经典著作之一,是已知最早的中药学著作。《神农本草经》全书分三卷,载药365种,以三品分类法,分上、中、下三品,文字简练古朴,成为中药理论精髓。《神农本草经》记载了365...

  • 难经

    作品简介:《难经》原名《黄帝内经八十一难》,是传为战国时期秦越人所撰的中医古典理论书籍,又名《八十一难》《黄帝八十一难经》。《难经》共有八十一难,分别论述了脉学、经络、藏象、疾病、腧穴、治疗等医学内容,是对《内经》相关内容的补充与阐发。 [9]《难经》既是对《...

  • 金匮要略

    作品简介:《金匮要略》是我国东汉著名医学家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的杂病部分,也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论述杂病诊治的专书,原名《金匮要略方论》。“金匮”是存放古代帝王圣训和实录的地方,意指本书内容之珍贵。全书分上、中、下三卷,共25篇,载疾病60余种,收方剂26...

  • 奇经八脉考

    作品简介:自《内经》《难经》以来,历代医家对奇经八脉颇多研究,李时珍因感“八脉散在群书者,略而不悉”,故对此详加考证,著成《奇经八脉考》。《奇经八脉考》,经脉专书,1卷,明·李时珍撰,刊于万历六年(1578年)。此书为研究奇经八脉之专论。李氏参考历代有关文献,...

  • 药性歌括四百味

    作品简介:《药性歌括四百味》是一本阐释性读物,是明代医家龚廷贤所著。每味药物下分原文、注释、语译、按语四个部分。全书以现代语言对每味药物的品种、来源、产地、药性、功能主治、临床应用、用法用量、使用注意事项等内容进行了全面的阐释。内容简明扼要,通俗易懂,实用性强...

  • 濒湖脉学

    作品简介:《濒湖脉学》,脉学著作,1卷。明·李时珍撰于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李时珍晚号濒湖老人,此书撰于晚年,故名。全书用歌赋体形式,分《七言诀》和《四言诀》两部分,《七言诀》论述浮、沉、迟、数、滑、涩、虚、实等27脉形状、主病及相似脉鉴别。《濒湖脉学》...

  • 针灸大全

    作品简介:针灸专著,又名《针灸大全》,10卷。明杨继洲(济时)撰,刊于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杨氏根据家传《卫生针灸玄机秘要》(简称《玄机秘要》),参考明以前20余种针灸学著作,并结合作者针灸临床经验编成此书。卷1首载仰、伏人周身总穴图,针道源流,次载《针...

  • 四圣心源

    《四圣心源》是清朝黄元御1753年撰写的医书。黄元御将黄帝、岐伯、秦越人、张仲景视为“医中四圣”,《四圣心源》阐发《内经》、《难经》、《伤寒论》、《金匮要略》诸书蕴义,是一部包括中医基本理论和部分临床医学的综合性著作。黄元御继承和发展了中国医学理论,被誉为“黄...

  • 洗冤集录

    作品简介:《洗冤集录》,法医著作,又名《洗冤录》、《宋提刑洗冤集录》,5卷。南宋宋慈(惠父)著,成于淳祐七年(1247年)。全书由检验总说、验伤、验尸、辨伤、检骨等53项内容所组成;并对犯罪、犯罪侦察、保辜等有关断案、法吏检验格式程序等,亦详加论述。本书内容丰...

  • 食疗本草

    作品简介:《食疗本草》为唐·孟诜(公元612年—公元713年) 所撰。汝州(今河南汝州)人。该书是在《千金要方》中“食治篇增订而成的记述可供食用、又能疗病的本草专著。书目见《旧唐书·艺文志》。近人范行准认为原书是孟诜《补养方》,后经张鼎增补而易此名。《食疗本草...

  • 饮膳正要

    作品简介:《饮膳正要》为元忽思慧所撰营养学专著,成于元朝天历三年(公元1330年),该书是一部古代营养学专著。《饮膳正要》,当时虽是为皇帝延年益寿所编的专著,但对人民百姓也起了很大作用。《饮膳正要》共分三卷,卷一讲养生避忌、妊娠食忌、乳母食忌、饮酒避忌和聚珍异...

  • 肘后备急方

    作品简介:《肘后备急方》,古代中医方剂著作。是中国第一部临床急救手册。中医治疗学专著。8卷,73篇。东晋时期葛洪著。原名《肘后救卒方》,简称《肘后方》。系作者将其原著《玉函方》(共100卷),摘录其中可供急救医疗、实用有效的单验方及简要灸法汇编而成。经梁代陶弘...

  • 温病条辨

    作品简介:《温病条辨》,清代吴瑭(鞠通)著(1798年),为温病通论著作。该书在清代众多温病学家成就的基础上,进一步建立了完全独立于伤寒的温病学说体系,创立了三焦辨证纲领,为温病创新理论之一。在温邪易耗伤阴液思想的指导下,吴鞠通倡养阴保液之法,并拟订了层次分明...

  • 医学源流论

    作品简介:《医学源流论》是清代徐大椿编撰的医学论文集。共收集评论文章九十九篇,上卷为经络脏腑、脉、病、方药,下卷则治法、书论(并各科)、古今。《医学源流论》颇多先进之论,例如作“治人必考其验否论”,指斥“今之医者,事事反此,惟记方数首,择时尚之药数种,不论何病...

图片名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