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金方
阅读主题
正文字体
字体大小
图片名称

针灸下·头面第一

本章节2505字2025-04-14 21:23:11

  头病
  神庭 水沟 主寒热头痛,喘渴,目不可视。 头维 大陵 主头痛如破,目痛如脱。

  昆仑 曲泉 飞扬 前谷 少泽 通里 主头眩痛。 窍阴 强间 主头痛如锥刺,不可以动。 脑户 通天 脑空 主头重痛。 消泺 主寒热痹头痛。 攒竹 承光 肾俞 丝竹空螈脉 和 主风头痛。(又云∶螈脉主风头耳后痛。) 上星 主风头眩颜清。(又云∶

  上星主风头引颔痛。) 囟会 主风头眩,头痛,颜清。 天牖 风门 昆仑 关元 关冲 主风眩头痛。 合谷 五处 主风头热。 前顶 后顶 颔厌 主风眩偏头痛。 玉枕主头半寒痛(《甲乙》云∶头眩目痛,头半寒。) 天柱 陶道 大杼(一作本神) 孔最 后溪 主头痛。目窗 中渚 完骨 命门 丰隆 太白 外丘 通谷 京骨 临泣 小海 承筋 阳陵泉 主头痛寒热,汗出不恶寒。

  项病
  少泽 前谷 后溪 阳谷 完骨 小海 昆仑 攒竹 主项强急痛不可以顾。 消泺本神 通天 强间 风府 喑门 天柱 风池 龈交 天冲,陶道 外丘 通谷 玉枕 主项如拔,不可左右顾。天容 前谷 角孙 腕骨 支正 主颈肿项痛,不可顾。(又云∶天容主颈项痈。不能言。角孙主颈颔柱满。) 飞扬 涌泉 颔厌 后顶 主颈项疼,历节汗出。

  面病
  攒竹 龈交 玉枕 主面赤 颊中痛。 上星 囟会 前顶 脑户 风池 主面赤肿。

  巨 主面恶风寒,颊肿痛。 天突 天窗 主面皮热。(又云∶天窗主颊肿痛。) 肾俞 内关主面赤热。 行间 主面苍黑。 太冲 主面尘黑。 中渚 主颞 痛,颔颅热痛,面赤。 悬厘主面皮赤痛。

  目病
  大敦 主目不欲视,太息。 大都主目眩。 承浆 前顶 天柱 脑空 目窗 主目眩瞑。 天柱 陶道 昆仑 主目眩,又目不明,目如脱。 肾俞 内关 心俞 复溜 大泉 腕骨中渚 攒竹 精明 百会 委中 昆仑 天柱 本神 大杼 颔厌 通谷 曲泉 后顶 胃俞 丝竹空 主目KT KT 不明,恶风寒。 阳白 主目瞳子痛痒,远视KT KT ,(昏夜无所见。) 液门 前谷 后溪 腕骨 神庭 百会 天柱 风池 天牖 心俞 主目泣出。

  (又云∶天牖主目不明,耳不聪。) 至阴 主目翳。 后溪 主 烂有翳。 丘墟 主视不精了,目翳,瞳子不见。 前谷 京骨 主目中白翳。(又云∶京骨主目反白,白翳从内始。)精明 龈交 承泣 四白 风池 巨 上星 肝俞 瞳子 主目泪出多眵 ,内赤痛痒,生白肤翳。照海 主目痛视如见星。 肝俞 主热病瘥后食五辛,多患眼暗如雀目。 阳白 上星 本神 大都 曲泉 侠溪 三间 前谷 攒竹 玉枕 主目系急目上插。 丝竹空 前顶 主目上插 憎风寒。 承泣 主目 动,与项口相引。(《甲乙经》云∶目不明泪出,目眩瞢,瞳子痒,远视KT KT ,昏夜无见,目 动与项口参相引,僻口不能言,) 三间 前谷 主目急痛。 申脉 主目反上视,若赤痛从内 始。 阳溪 阳谷主目赤痛。 曲泉主目赤肿痛。阳谷 太冲 昆仑主目急痛赤肿。(又云∶太冲主下痛。) 束骨 主 烂赤。 液门 主目涩暴变。 颧 内关 主目赤黄。 二间 主 伤。

  商阳 巨 上关 承光 瞳子 络却 主青盲无所见。期门 主目青而呕。 风池 脑户玉枕 风府 上星 主目痛不能视,先取 ,后取天牖、风池。大泉 主目中白睛青。

  侠溪 主外 赤痛逆寒,泣出目痒。

  鼻病
  神庭 攒竹 迎香 风门 合谷 至阴 通谷 主鼻鼽清涕出。 曲差 上星 迎香素 水沟 龈交 通谷,禾 风府 主鼻窒喘息不利,鼻 僻多涕,鼽衄有疮。 水沟 天牖主鼻不收涕,不知香臭。(《甲乙》云∶鼻鼽不能息,及衄不止。)龈交 主鼻中息肉不利,鼻头额 中痛,鼻中有蚀疮。 承灵 风池 风门 后溪 主鼻衄窒,喘息不通。 脑空窍阴 主鼻管疽发为疠鼻。 风门 五处 主时时嚏不已。 肝俞 主鼻中酸。 中脘三间 偏历 厉兑 承筋 京骨 昆仑 承山 飞扬 隐白 主头热鼻衄。(又云∶中脘主鼻间焦臭。) 天柱 主不知香臭。复溜主涎出鼻孔中痛。 京骨 申脉 主鼻中衄血不止淋泺。 厉兑 京骨 前谷 主鼻中不利,涕黄。

  耳病
  上关 下关 四白 百会 颅息 翳风 耳门 颔厌 天窗 阳溪 关冲 液门 中渚主耳痛鸣声。 天容 听会 听宫 中渚 主聋嘈嘈若蝉鸣。 天牖 四渎 主暴聋。少商 主耳前痛。 曲池 主耳痛。 外关 会宗 主耳浑浑淳淳,聋无所闻。 前谷 后溪主耳鸣,仍取偏历、大陵。 腕骨 阳谷 肩贞 窍阴 侠溪 主颔痛,引耳嘈嘈,耳鸣无所闻。 商阳 主耳中风聋鸣,刺入一分留一呼,灸三壮,左取右,

  口病
  承注 四白 巨 禾 上关 大迎 颧骨 强间 风池 迎香 水沟主 僻不能言。 颊车 颧 主口僻痛,恶风寒不可以嚼。 外关 内庭 三里 大泉(《甲乙》云∶

  口僻,刺太渊,引而下之。) 商丘 主僻噤。 水沟 龈交 主口不能噤水浆 僻。 龈交上关 大迎 翳风 主口噤不开引鼻中。 合谷 水沟 主唇吻不收,喑不能言,口噤不开。 商丘 曲鬓 主口噤不开。地仓 大迎 主口缓不收,不能言。 下关 大迎 翳风主口失欠,下牙齿痛。 胆俞 商阳 小肠俞 主口舌干,饮食不下。劳宫 少泽 三间太冲 主口热口干,口中烂。(又云∶劳宫主大人小儿口中肿,腥臭。) 曲泽 章门 主口干。 太溪 少泽 主咽中干,口中热,唾如胶。 兑端 目窗 正营 耳门 主唇吻强,上齿龋痛。 光明 临泣,主喜啮颊。 解溪 主口痛啮舌。 京骨 阳谷 主自啮唇。(一作颊。) 阳陵泉 主口苦,嗌仲介介然。

  舌病
  廉泉 然谷(《甲乙》作通谷。) 阴谷主舌下肿难言,舌 涎出。 风府 主舌缓喑不能言,舌急语难。 扶突 大钟 窍阴 主舌本出血。鱼际 主舌上黄,身热。 尺泽 主舌干胁痛。 关冲,主舌卷口干,心烦闷。 中冲 主舌本痛。 支沟 天窗 扶突 曲鬓 灵道主暴喑不能言。 天突 主挟舌缝脉青。 复溜 主舌卷不能

  齿病
  厉兑 三间 冲阳 偏历 小海 合谷 内庭 复溜 主龋齿。 浮白主牙齿痛,不能言。 大迎 颧 听会 曲池 主齿痛恶寒。 阳谷 正营 主上牙齿痛。 阳谷 液门商阳 二间 四渎 主下齿痛。 角孙 颊车 主牙齿不能嚼。 下关 大迎 翳风 完骨主牙齿龋痛。 曲鬓 冲阳 主齿龋。

  喉咽病
  风府 天窗 劳宫 主喉嗌痛。扶突 天突 天溪 主喉鸣暴忤气哽。 少商 太冲经渠 主喉中鸣。 鱼际 主喉中焦干。 水突 主咽喉肿。液门 四渎 主呼吸气短,咽中如息肉状。 间使 主嗌中如扼。(《甲乙》作行间。) 少冲,主咽中酸。 少府 蠡沟 主嗌中有气如息肉状。 中渚 支沟 内庭 主嗌痛。复溜 照海 太冲 中封 主嗌干。 前谷照海 中封主咽偏肿,不可以咽。 涌泉 大钟 主咽中痛,不可纳食。 然谷 太溪 主嗌内肿,气走咽喉不能言。 风池 主喉偻引项挛

  喉痹病
  完骨 天牖 前谷 主喉痹,颈项肿不可俯仰,颊肿引耳后。 中府 阳交主喉痹,胸满塞,寒热。 天容 缺盆 大杼 膈俞 云门 尺泽 二间 厉兑 涌泉 然谷 主喉痹哽咽,寒热。 天鼎 气舍 膈俞 主喉痹噎哽,咽肿不得消,饮食不下。 天突 主喉痹,咽干急。 大陵 偏历 主喉痹嗌干。 璇玑 鸠尾 主喉痹咽肿,水浆不下。 三间 阳溪主喉痹,咽如哽。 神门 合谷 风池 主喉痹。 三里 温溜 曲池 中渚 丰隆 主喉痹不能言。 关冲 窍阴 少泽主喉痹,舌卷口干。凡喉痹,胁中暴逆,先取冲脉,后取三里、云门各泻之,又刺手小指端出血立已。

图片名称

相关作品

  • 黄帝内经

    作品简介:《黄帝内经》分《灵枢》、《素问》两部分,是中国最早的医学典籍,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其余三者为《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黄帝内经》是一本综合性的医书,在黄老道家理论上建立了中医学上的“阴阳五行学说”、“脉象学说”、“藏象学说”...

  • 本草纲目

    作品简介:《本草纲目》,药学著作,五十二卷,明·李时珍撰,刊于1590年。全书共190多万字,载有药物1892种,收集医方11096个,绘制精美插图1160幅,分为16部、60类。是作者在继承和总结以前本草学成就的基础上,结合作者长期学习、采访所积累的大量药学...

  • 伤寒论

    作品简介:《伤寒论》为东汉张仲景所著中医经典著作,是一部阐述外感热病治疗规律的专著,全书12卷。现今遗存10卷22篇。张仲景原著《伤寒杂病论》在流传的过程中,经后人整理编纂将其中外感热病内容结集为《伤寒论》,另一部分主要论述内科杂病,名为《金匮要略方论》。《伤...

  • 神农本草经

    作品简介:《神农本草经》又称《本草经》或《本经》,托名“神农”所作,实成书于汉代,是中医四大经典著作之一,是已知最早的中药学著作。《神农本草经》全书分三卷,载药365种,以三品分类法,分上、中、下三品,文字简练古朴,成为中药理论精髓。《神农本草经》记载了365...

  • 难经

    作品简介:《难经》原名《黄帝内经八十一难》,是传为战国时期秦越人所撰的中医古典理论书籍,又名《八十一难》《黄帝八十一难经》。《难经》共有八十一难,分别论述了脉学、经络、藏象、疾病、腧穴、治疗等医学内容,是对《内经》相关内容的补充与阐发。 [9]《难经》既是对《...

  • 金匮要略

    作品简介:《金匮要略》是我国东汉著名医学家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的杂病部分,也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论述杂病诊治的专书,原名《金匮要略方论》。“金匮”是存放古代帝王圣训和实录的地方,意指本书内容之珍贵。全书分上、中、下三卷,共25篇,载疾病60余种,收方剂26...

  • 奇经八脉考

    作品简介:自《内经》《难经》以来,历代医家对奇经八脉颇多研究,李时珍因感“八脉散在群书者,略而不悉”,故对此详加考证,著成《奇经八脉考》。《奇经八脉考》,经脉专书,1卷,明·李时珍撰,刊于万历六年(1578年)。此书为研究奇经八脉之专论。李氏参考历代有关文献,...

  • 药性歌括四百味

    作品简介:《药性歌括四百味》是一本阐释性读物,是明代医家龚廷贤所著。每味药物下分原文、注释、语译、按语四个部分。全书以现代语言对每味药物的品种、来源、产地、药性、功能主治、临床应用、用法用量、使用注意事项等内容进行了全面的阐释。内容简明扼要,通俗易懂,实用性强...

  • 濒湖脉学

    作品简介:《濒湖脉学》,脉学著作,1卷。明·李时珍撰于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李时珍晚号濒湖老人,此书撰于晚年,故名。全书用歌赋体形式,分《七言诀》和《四言诀》两部分,《七言诀》论述浮、沉、迟、数、滑、涩、虚、实等27脉形状、主病及相似脉鉴别。《濒湖脉学》...

  • 针灸大全

    作品简介:针灸专著,又名《针灸大全》,10卷。明杨继洲(济时)撰,刊于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杨氏根据家传《卫生针灸玄机秘要》(简称《玄机秘要》),参考明以前20余种针灸学著作,并结合作者针灸临床经验编成此书。卷1首载仰、伏人周身总穴图,针道源流,次载《针...

  • 四圣心源

    《四圣心源》是清朝黄元御1753年撰写的医书。黄元御将黄帝、岐伯、秦越人、张仲景视为“医中四圣”,《四圣心源》阐发《内经》、《难经》、《伤寒论》、《金匮要略》诸书蕴义,是一部包括中医基本理论和部分临床医学的综合性著作。黄元御继承和发展了中国医学理论,被誉为“黄...

  • 洗冤集录

    作品简介:《洗冤集录》,法医著作,又名《洗冤录》、《宋提刑洗冤集录》,5卷。南宋宋慈(惠父)著,成于淳祐七年(1247年)。全书由检验总说、验伤、验尸、辨伤、检骨等53项内容所组成;并对犯罪、犯罪侦察、保辜等有关断案、法吏检验格式程序等,亦详加论述。本书内容丰...

  • 食疗本草

    作品简介:《食疗本草》为唐·孟诜(公元612年—公元713年) 所撰。汝州(今河南汝州)人。该书是在《千金要方》中“食治篇增订而成的记述可供食用、又能疗病的本草专著。书目见《旧唐书·艺文志》。近人范行准认为原书是孟诜《补养方》,后经张鼎增补而易此名。《食疗本草...

  • 饮膳正要

    作品简介:《饮膳正要》为元忽思慧所撰营养学专著,成于元朝天历三年(公元1330年),该书是一部古代营养学专著。《饮膳正要》,当时虽是为皇帝延年益寿所编的专著,但对人民百姓也起了很大作用。《饮膳正要》共分三卷,卷一讲养生避忌、妊娠食忌、乳母食忌、饮酒避忌和聚珍异...

  • 肘后备急方

    作品简介:《肘后备急方》,古代中医方剂著作。是中国第一部临床急救手册。中医治疗学专著。8卷,73篇。东晋时期葛洪著。原名《肘后救卒方》,简称《肘后方》。系作者将其原著《玉函方》(共100卷),摘录其中可供急救医疗、实用有效的单验方及简要灸法汇编而成。经梁代陶弘...

  • 扁鹊心书

    ˃作品简介:《扁鹊心书》是宋代窦材编撰于绍兴十六年(1146年)的综合性医书。托名扁鹊所传,故名。《扁鹊心书》是宋代医家窦材晚年总结自己的临床经验,并集其师授之法所作。全书共三卷,上卷论理,有“当明经络、须识扶阳、大病宜灸、禁戒寒凉、要知缓急”等十三篇,强调寒...

  • 温病条辨

    作品简介:《温病条辨》,清代吴瑭(鞠通)著(1798年),为温病通论著作。该书在清代众多温病学家成就的基础上,进一步建立了完全独立于伤寒的温病学说体系,创立了三焦辨证纲领,为温病创新理论之一。在温邪易耗伤阴液思想的指导下,吴鞠通倡养阴保液之法,并拟订了层次分明...

  • 医学源流论

    作品简介:《医学源流论》是清代徐大椿编撰的医学论文集。共收集评论文章九十九篇,上卷为经络脏腑、脉、病、方药,下卷则治法、书论(并各科)、古今。《医学源流论》颇多先进之论,例如作“治人必考其验否论”,指斥“今之医者,事事反此,惟记方数首,择时尚之药数种,不论何病...

图片名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