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金方
阅读主题
正文字体
字体大小
图片名称

膀胱腑方·杂补第七

本章节2313字2025-04-14 21:21:30

  (论一首 方三十首)

  论曰∶彭祖云∶使人力壮不老,房室不劳损气力,颜色不衰者,莫过麋角。其法刮为末十两,用生附子一枚合之,酒服方寸匕,日三,大良。亦可熬令微黄,单服之,亦令人不老。

  然琥珀散
  治虚劳百病,除阴痿精清力不足,大小便不利如淋状,脑门受寒气结在关元,强行阴阳,精少余沥,腰脊痛,四肢重,咽干口燥,食无常味,乏气力,远视KT KT 惊悸不安,五脏虚劳,上气喘闷方。

  琥珀(一两,研) 芜菁子 胡麻子 车前子 蛇床子 菟丝子 枸杞子 子 麦门冬(各一升) 橘皮 肉苁蓉 松脂 牡蛎(各四两) 松子 柏子 荏子(各三两) 桂心 石苇 石斛 滑石 茯苓 川芎 人参 杜蘅 续断 远志 当归 牛膝 牡丹(各三两) 通草(三两半)

  上三十味各治下筛,合捣二千杵,盛以苇囊先食,服方寸匕,日三夜一。用牛羊乳汁煎令熟,常服令人强性轻身,益气消谷,能食,耐寒暑,百病除愈。虽御十女不劳损,令精实如膏,服后七十日可得行房,久服老而更少,发白反黑,齿落重生。

  苁蓉散
  主轻身益气强骨,补髓不足,能使阴气强盛方。

  肉苁蓉 五味子 远志 甘草(各一升) 生地黄(三十斤取汁) 楮实子 慎火草 干漆(各?

  上八味以地黄汁浸一宿,出曝干复浸,令汁尽为散,空腹酒服方寸匕,日三,服三十日力倍常,虽御十女无损。

  秃鸡散
  有房室人常服勿绝方。

  蛇床子 菟丝子 五味子 远志 防风 巴戟 杜仲 苁蓉等分上八味治下筛,酒服方寸匕,日二。无室勿服。

  天雄散
  治五劳七伤,阴痿不起衰损者方。

  天雄 五味子 远志(各一两) 苁蓉(二两半) 蛇床子 菟丝子(各六两)

  上六味治下筛,酒服方寸匕,日三,常服勿止。

  治阴下湿痒生疮,失精阴痿方∶

  牡蒙 菟丝子 蛇床子 苁蓉 柏子仁(各二两)

  上五味治下筛,酒服方寸匕,日三,以知为度。

  治阴痿精薄而冷方∶

  苁蓉 钟乳 蛇床子 远志 续断 薯蓣 鹿茸(各三两)

  上七味治下筛,酒服方寸匕,日二,欲多房室,倍蛇床,欲坚倍远志。欲大倍鹿茸。欲多精倍钟乳。

  治五劳七伤,庶事衰恶方∶

  巴戟天 蛇床子 天雄 薯蓣(各三分) 雄蚕蛾(十枚) 五味子 石斛 苁蓉(各三分)菟 ?

  上十一味治下筛,酒服方寸匕,日三。

  石硫黄散
  极益房劳补虚损方。

  石硫黄 白石英 鹿茸 远志 蛇床子 五味子 天雄 僵蚕 白马茎 菟丝子 女萎(各等分)

  上十一味治下筛,酒服方寸匕,日三。无房勿服。

  又方 萝摩(六两) 五味子 酸枣仁 柏子仁 干地黄 枸杞根皮(各三两)

  上六味治下筛,酒服方寸匕,日三。

  又方 车前子茎叶根治下筛,服方寸匕。强阴益精。

  常饵补方∶

  枸杞子(一斤) 天雄(三两) 苁蓉 石斛 干姜 菟丝子 远志 续断(各五两) 干地黄(?

  上九味治下筛,酒服方寸匕,日二服,食无所忌,服药十日,候茎头紫色乃可行房。

  治男子阴气衰,腰背痛,苦寒茎消少精,小便余沥出失精,囊下湿痒、虚乏,服此令人充实肌肤肥悦方∶

  巴戟天 菟丝子 杜仲 桑螵蛸 石斛(各等分)

  上五味治下筛,酒服方寸匕,日一,常服佳。

  又方 薯蓣 巴戟天 山茱萸 丹参 人参(各五分) 蛇床子 五味子(各四分) 天雄细辛(各三分) 桂心(二分) 干地黄(七分)

  上十一味治下筛,酒服方寸匕,日二夜一。

  又方 五味子 蛇床子(各二两) 续断 牛膝(各三两) 车前子 苁蓉(各四两)

  上六味治下筛,酒服方寸匕,日二。

  杜仲散
  益气补虚,治男子羸瘦短气,五脏痿损、腰痛不能房室方∶

  杜仲 蛇床子 五味子 干地黄(各六分) 苁蓉 远志(各八分) 木防己 巴戟(各七分) 菟?

  上九味治下筛,食前酒服方寸匕,日三,常服不绝佳。

  苁蓉散
  补虚益阳,治阳气不足,阴囊湿痒,尿有余沥,漏泄虚损,云为不起方∶

  苁蓉 续断 蛇床子(各八分) 天雄 薯蓣 五味子(各七分) 远志(六分) 干地黄 巴戟天(各五分)

  上九味治下筛,酒服方寸匕,日三。凡病皆由醉饱后或疲极之后而合阴阳,致成此病也

  白马茎丸
  治空房独怒,见敌不兴,口干汗出失精,囊下湿痒,尿有余沥,卵偏大引疼,膝冷胫酸,目中KT KT ,小腹急,腰脊强,男子百病方。

  白马茎 石苇 天雄 远志 赤石脂 蛇床子 菖蒲 薯蓣 杜仲 栝蒌根 苁蓉 石斛 ?

  上十八味为末,白蜜丸如梧子大,酒服四丸,日二服,渐加至二十丸,七日知,一月日百病愈。

  治阴痿方∶

  雄鸡肝(一具) 鲤鱼胆(四枚)

  上二味阴干为末,雀卵和丸如小豆大,吞一丸。

  又方 菟丝子(一升) 雄鸡肝(二具)

  上二味为末,雀卵和丸如小豆大,每服一丸,日三。

  又方 干漆 白术 甘草 菟丝子 苁蓉 牛膝 巴戟天 五味子 桂心(各三两) 石南石龙芮(各一两) 干地黄(四两)

  上十二味为末,蜜和丸如梧子,酒服二十丸,日三。

  又方 用蜂房灰夜卧敷之。

  又方 用原蚕蛾末连者一升,去头足毛羽,阴干为末,蜜丸如梧子,每服一丸,夜卧盐汤下之。

  又方 磁石五斤研,清酒三斗渍二七日,每服三合,日三夜一。

  又方 常服天门冬亦佳。

  又方 五味子一升新好者治下筛,酒服方寸匕,日三。稍加至三匕,无所慎,忌食猪鱼大蒜大醋。尽一剂即得力,百日以上可见功效。服药常令相续不绝,四时勿废,功能自知。

  又方 菟丝子 蛇床子 五味子(各等分)

  上三味为末,蜜丸如梧子大,先食饮服三丸,日三。

  又方 蛇床子 菟丝子 杜仲 苁蓉 五味子(各等分)

  上五味为末,蜜和丸如梧子大,酒服十四丸,日二夜一。

  又方 蛇床子(末三两) 菟丝(汁二合)

  上二味相和涂上,日五遍。

  又方 蛇床子 苁蓉 远志(各三分) 附子(一分)

  上四味为末,以唾和丸如梧子大,实茎头内玉泉中。

  又方 蛇床子(三分) 天雄 远志(各二分) 桂心(一分) 无食子(一枚)

  上五味为末。唾丸如梧子,涂茎头内玉泉中,稍时遍体热。

图片名称

相关作品

  • 黄帝内经

    作品简介:《黄帝内经》分《灵枢》、《素问》两部分,是中国最早的医学典籍,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其余三者为《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黄帝内经》是一本综合性的医书,在黄老道家理论上建立了中医学上的“阴阳五行学说”、“脉象学说”、“藏象学说”...

  • 本草纲目

    作品简介:《本草纲目》,药学著作,五十二卷,明·李时珍撰,刊于1590年。全书共190多万字,载有药物1892种,收集医方11096个,绘制精美插图1160幅,分为16部、60类。是作者在继承和总结以前本草学成就的基础上,结合作者长期学习、采访所积累的大量药学...

  • 伤寒论

    作品简介:《伤寒论》为东汉张仲景所著中医经典著作,是一部阐述外感热病治疗规律的专著,全书12卷。现今遗存10卷22篇。张仲景原著《伤寒杂病论》在流传的过程中,经后人整理编纂将其中外感热病内容结集为《伤寒论》,另一部分主要论述内科杂病,名为《金匮要略方论》。《伤...

  • 神农本草经

    作品简介:《神农本草经》又称《本草经》或《本经》,托名“神农”所作,实成书于汉代,是中医四大经典著作之一,是已知最早的中药学著作。《神农本草经》全书分三卷,载药365种,以三品分类法,分上、中、下三品,文字简练古朴,成为中药理论精髓。《神农本草经》记载了365...

  • 难经

    作品简介:《难经》原名《黄帝内经八十一难》,是传为战国时期秦越人所撰的中医古典理论书籍,又名《八十一难》《黄帝八十一难经》。《难经》共有八十一难,分别论述了脉学、经络、藏象、疾病、腧穴、治疗等医学内容,是对《内经》相关内容的补充与阐发。 [9]《难经》既是对《...

  • 金匮要略

    作品简介:《金匮要略》是我国东汉著名医学家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的杂病部分,也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论述杂病诊治的专书,原名《金匮要略方论》。“金匮”是存放古代帝王圣训和实录的地方,意指本书内容之珍贵。全书分上、中、下三卷,共25篇,载疾病60余种,收方剂26...

  • 奇经八脉考

    作品简介:自《内经》《难经》以来,历代医家对奇经八脉颇多研究,李时珍因感“八脉散在群书者,略而不悉”,故对此详加考证,著成《奇经八脉考》。《奇经八脉考》,经脉专书,1卷,明·李时珍撰,刊于万历六年(1578年)。此书为研究奇经八脉之专论。李氏参考历代有关文献,...

  • 药性歌括四百味

    作品简介:《药性歌括四百味》是一本阐释性读物,是明代医家龚廷贤所著。每味药物下分原文、注释、语译、按语四个部分。全书以现代语言对每味药物的品种、来源、产地、药性、功能主治、临床应用、用法用量、使用注意事项等内容进行了全面的阐释。内容简明扼要,通俗易懂,实用性强...

  • 濒湖脉学

    作品简介:《濒湖脉学》,脉学著作,1卷。明·李时珍撰于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李时珍晚号濒湖老人,此书撰于晚年,故名。全书用歌赋体形式,分《七言诀》和《四言诀》两部分,《七言诀》论述浮、沉、迟、数、滑、涩、虚、实等27脉形状、主病及相似脉鉴别。《濒湖脉学》...

  • 针灸大全

    作品简介:针灸专著,又名《针灸大全》,10卷。明杨继洲(济时)撰,刊于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杨氏根据家传《卫生针灸玄机秘要》(简称《玄机秘要》),参考明以前20余种针灸学著作,并结合作者针灸临床经验编成此书。卷1首载仰、伏人周身总穴图,针道源流,次载《针...

  • 四圣心源

    《四圣心源》是清朝黄元御1753年撰写的医书。黄元御将黄帝、岐伯、秦越人、张仲景视为“医中四圣”,《四圣心源》阐发《内经》、《难经》、《伤寒论》、《金匮要略》诸书蕴义,是一部包括中医基本理论和部分临床医学的综合性著作。黄元御继承和发展了中国医学理论,被誉为“黄...

  • 洗冤集录

    作品简介:《洗冤集录》,法医著作,又名《洗冤录》、《宋提刑洗冤集录》,5卷。南宋宋慈(惠父)著,成于淳祐七年(1247年)。全书由检验总说、验伤、验尸、辨伤、检骨等53项内容所组成;并对犯罪、犯罪侦察、保辜等有关断案、法吏检验格式程序等,亦详加论述。本书内容丰...

  • 食疗本草

    作品简介:《食疗本草》为唐·孟诜(公元612年—公元713年) 所撰。汝州(今河南汝州)人。该书是在《千金要方》中“食治篇增订而成的记述可供食用、又能疗病的本草专著。书目见《旧唐书·艺文志》。近人范行准认为原书是孟诜《补养方》,后经张鼎增补而易此名。《食疗本草...

  • 饮膳正要

    作品简介:《饮膳正要》为元忽思慧所撰营养学专著,成于元朝天历三年(公元1330年),该书是一部古代营养学专著。《饮膳正要》,当时虽是为皇帝延年益寿所编的专著,但对人民百姓也起了很大作用。《饮膳正要》共分三卷,卷一讲养生避忌、妊娠食忌、乳母食忌、饮酒避忌和聚珍异...

  • 肘后备急方

    作品简介:《肘后备急方》,古代中医方剂著作。是中国第一部临床急救手册。中医治疗学专著。8卷,73篇。东晋时期葛洪著。原名《肘后救卒方》,简称《肘后方》。系作者将其原著《玉函方》(共100卷),摘录其中可供急救医疗、实用有效的单验方及简要灸法汇编而成。经梁代陶弘...

  • 扁鹊心书

    ˃作品简介:《扁鹊心书》是宋代窦材编撰于绍兴十六年(1146年)的综合性医书。托名扁鹊所传,故名。《扁鹊心书》是宋代医家窦材晚年总结自己的临床经验,并集其师授之法所作。全书共三卷,上卷论理,有“当明经络、须识扶阳、大病宜灸、禁戒寒凉、要知缓急”等十三篇,强调寒...

  • 温病条辨

    作品简介:《温病条辨》,清代吴瑭(鞠通)著(1798年),为温病通论著作。该书在清代众多温病学家成就的基础上,进一步建立了完全独立于伤寒的温病学说体系,创立了三焦辨证纲领,为温病创新理论之一。在温邪易耗伤阴液思想的指导下,吴鞠通倡养阴保液之法,并拟订了层次分明...

  • 医学源流论

    作品简介:《医学源流论》是清代徐大椿编撰的医学论文集。共收集评论文章九十九篇,上卷为经络脏腑、脉、病、方药,下卷则治法、书论(并各科)、古今。《医学源流论》颇多先进之论,例如作“治人必考其验否论”,指斥“今之医者,事事反此,惟记方数首,择时尚之药数种,不论何病...

图片名称